配资炒股平台app
热点资讯
- 发布日期:2024-08-16 12:20 点击次数:185
炒股杠杆公司
今年以来的维生素涨价潮仍在持续。据百川盈孚7月31日消息,今日VA、VE主流厂家国内停签停报,经销商市场惜售情绪浓厚,价格大幅上涨;昨日VD3有厂家国内出厂报价上调至380元/公斤,今日贸易商市场价格上涨。然而,注意到,上述价格信息主要指饲料级维生素产品的情况,此番涨价对购买营养补剂类产品的普通消费者的影响或仍然待考。
多方面因素推动价格上涨
维生素也称作维他命(Vitamin),其主要功能是与酶类一起参与肌体的新陈代谢,使肌体机能得到有效调节,是人和动物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而从食物中获取的微量有机物质,在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维生素在下游的应用主要并非面向普通消费者,而是主要用在动物饲料中。
据百川盈孚方面数据,维生素在下游的应用主要包括饲料、医药保健品和食品饮料化妆品,占比分别为71%、20%和9%。因此,饲料产量及饲料中维生素添加比例对国内维生素需求有较大影响。
2024年来,包括维生素D3(VD3)、维生素E(VE)、维生素B1(VB1)等在内的维生素价格持续上涨。据西南证券研报,截至7月26日,大宗原料药中,维生素D3在2024年7月价格为240元/千克,环比增加182.4%,同比增幅达306.8%;维生素E价格为92.5元/千克,环比增加17.1%,同比增加27.6%,维生素B1价格为195元/千克,环比增加6.8%,同比增加69.6%。
多方观点指出,此次涨价系各方面因素推动,如价格超跌、生产厂商减产检修及成本高企,下游需求端回暖等。
具体来看,维生素价格方面,事实上,目前维生素价格或仍处于周期底部位置。据浙商证券(601878)研报,近两年来,维生素价格持续下行,维生素企业盈利能力纷纷下滑。全球维生素龙头之一帝斯曼2023年动物营养业务EBITDA为-3000万欧元,较2022年大幅减少5.53亿欧元。2024年2月15日,帝斯曼公告称,全球维生素长期低迷,动物市场维生素价格面临前所未有压力,公司拟剥离动物营养与保健业务。
国内维生素企业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如VD3龙头供应商花园生物(300401)(300401.SZ)曾在年报中提到,2023年,维生素行业产能惯性释放,供过于求形势加剧,行业竞争激烈,终端成交清淡,市场价格持续下探,多数产品跌入亏损区间。

与此同时,过去几年在需求端,据花园生物披露,受养殖亏损影响,饲料企业为压缩成本,仅保留刚性添加量,饲料中维生素用量不断压缩。浙商证券分析师对此也在研报中解释:“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可以对猪只的繁殖性能以及肉品质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猪养殖利润不佳时,我们认为大家倾向于减少维生素添加比例,侧重维持猪的繁殖性能,而对肉的品质重视程度下降。”分析师同时也引用数据侧面验证,在猪养殖利润不佳时,维生素添加量边际有所下滑。
上游供给方面,据新和成(002001)(002001.SZ)年报,中国系维生素的最大生产国,2023年中国维生素产量约为43.4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84.40%。从研报数据看,国外的厂商主要为帝斯曼和巴斯夫。中信建投(601066)研报显示,2023年以来多家国外维生素厂商由于装置老化、成本抬升等原因,产能下滑较大,使得目前维生素市场处于供给相对紧缺状态。
食品和医用维生素价格波动几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情形仍主要和需求占比更大的饲料用维生素有关。对于与普通消费者更直接切身相关的食品和医用级维生素的销售价格有关情况,询问了多家上市公司。花园生物证券工作人员告诉,这一价格需要看销售和客户间签订的协议,“食品医药级VD3的生产企业相较饲料级的会少一点,所以它的(价格)波动没有像饲料级的那么大”。
据花园生物年报,公司是全球唯一的维生素D3全产业链生产企业。而据前述研报数据,VD3是今年来涨价幅度最大的维生素品种。受此影响,花园生物股价持续上涨,近三个月涨幅超40%。
浙江医药(600216)(600216.SH)证券部工作人员也称:“(食品医药用维生素)价格是随行就市的,具体价格要根据销售人员跟客户一单一单的谈,因为产品规格种类都挺多的,每单的出货量也可能不一样。”同时该工作人员也指出,公司的维生素产品大部分的下游应用仍是饲料行业,食品级维生素的用量没有饲料级的大,因此价格波动可能不太明显。
据浙江医药年报,公司的人类营养品即包括维生素相关产品,主要通过与规模较大的膳食补充剂生产企业、大型化妆品公司直接建立业务关系,并与有实力的分销商建立合作关系。
新和成证券工作人员也提到,饲料用维生素用量大,价格波动可能会更加明显。“但是像小剂量或多规格的(食品和医用维生素)可能就不会有那么明显的这种变化了”,该工作人员指出。据新和成年报,公司的产品涵盖维生素类、氨基酸类和色素类等,主要应用于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营养保健等领域,2023年新和成也在持续布局营养品业务。
作为维生素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炒股杠杆公司,或受涨价消息影响,浙江医药和新和成同样股价表现较好,浙江医药近三个月区间涨幅同样超40%,新和成同期涨近14%。